新闻动态 NEWS
你的位置:1分赛车玩法技巧 > 新闻动态 > 佛法的生命观-32_变化_什么_学佛
佛法的生命观-32_变化_什么_学佛
发布日期:2025-06-25 22:56    点击次数:156

静波法师讲述

我们的心理也是分分秒秒地在变化。

身体在变化,心理在变化,变化是正常的;一会儿想南,一会儿想北,一会儿想东,一会儿想西,特别正常;但是不论想什么,不要认为只是一个标准、一个固定的,那么我们才会自在。我们如果总是认为那些已经变化的垃圾,都是实在的,比如:“我又想起这个了,又想起那个了,总是有什么影响了我……”那么就被拴住了,突破不了。我们不是活在变化的当下,而是活在固定的、实在的纠结之中。而事实证明:我们只能活在当下!那么,你一定是自在的,一定是解脱的!如果有些人号称学佛,而又故弄玄虚,疑神疑鬼,装神弄鬼,别有用心,强词夺理,上当受骗,自寻烦恼……那么我们又有什么办法呢?

我们不可能永远年轻,永远活着,永远漂亮。

“英雄易老,美人迟暮”;逝者如斯,无可奈何!想开了,简单会长寿;想不开,复杂会夭折。人生每一个过程都是需要的,如果缺少了“老”这个年龄段,那是不正常的人生。当我们面对人生的苦辣酸甜,会发现:一切都是缘起的,我们的心里不再执着,就会自在,就会解脱。

我们必须要认识变。因为变了,所以有烦恼的时候,就会提醒自己:万物皆流!一旦感悟,我们还有什么可以挂碍的呢?变了是真相!不变是假相!

终究有告别这个世界的一天。

无论我们多么年轻,无论我们的身体多么硬朗,我们只能面对现实,做好告别的准备,且又活得自信、担当负责的当下。如果我们没有每时每刻的当下,那么我们的学佛又如何下手?又怎么能够解脱自在呢?黄龙禅师有:“莫道老来方学道,孤魂多是少年人;此身不向今生度,更向何处度此生?”不必问未来,只有把握当下!不必问收获,只要去耕耘!不必问捷径,脚踏实地才好!如果说:生命只有使用权,没有所有权;如果说:一失身,万劫不复……那么我们都没有理由浪费生命。更何况佛教徒的言行已经不再代表自己,应当有敬畏,有担当。

发布于:黑龙江省